•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福利与健康养殖分会
  •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福利与健康养殖分会
  •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福利与健康养殖分会
  •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福利与健康养殖分会
关于学会 / ABOUT US 更多+

第 一条 本分会名称 本会隶属于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名称为动物福利与健康养殖分会。本分会的性质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福利与健康养殖分会是在中国科协领导下的全国性动物【详情】

学会工作 当前位置:首页 > 学会工作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福利与健康养殖分会成立十周年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5-06-24 浏览次数:17 信息来源: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福利与健康养殖分会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福利与健康养殖分会成立十周年

工作总结

2025-06-23

光阴荏苒,岁月如歌。自2015年9月正式成立以来,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福利与健康养殖分会(以下简称“分会”)在上级学会的坚强领导、全体会员的共同努力及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下,始终秉承“推动动物福利理念传播,促进健康养殖技术发展,服务产业可持续进步”的宗旨,走过了开拓创新、砥砺奋进的十年征程。值此十周年之际,特对分会工作进行全面回顾与总结。

一、 十年耕耘:主要工作与显著成就

(一) 夯基垒台,组织建设日臻完善,会员队伍迅速壮大

从初创时部分从事动物福利学与健康养殖学教学科研的核心成员,逐步吸纳了涵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养殖企业及其相关行业的专家学者、公司总经理董事长、技术负责人、一线畜牧兽医工作者、政策研究者、行业媒体及关心动物福利的社会人士等多元化成员,会员数量与质量显著提升达到1200人余人,构建了层次丰富、覆盖广泛的专业网络。

运行机制规范高效:制定了分会章程,建立健全了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会及秘书处等组织架构,制定了完善的工作条例和议事规则,确保分会决策民主、运行有序、执行有力。

专家智库作用凸显: 凝聚了国内(外)动物福利与健康养殖领域顶尖专家,形成强大的智力支撑,为政策咨询、标准制定、技术推广提供核心力量。

(二) 搭建平台,学术交流繁荣活跃:

品牌学术会议卓有成效: 成功举办六届“中国动物福利与健康养殖全国学术研讨会”及数十场专题研讨会、技术论坛、技术培训等。鉴于该学科对解决行业困难及其发展推动作用,受到本行业的认可、支持和参与。参会人数迅速增加,会议规模不断扩大,受益面不断扩大。议题紧扣行业痛点与前沿如精准管理、精细饲养、非笼养、环境富集、疫病防控与福利关系、福利屠宰等。吸引了国内外顶级学者分享最新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成为国内该领域最具影响力的盛会。主办国际学术研讨会3场,全国学术研讨会4场,各类培训班十余场。

国际交流合作日益深入:积极“走出去、请进来”,建立了国际知名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合作与联系,如英国皇家防止虐待动物协会、世界动物卫生学会ISAH、英国爱丁堡大学皇家兽医学院国际动物福利教育中心JMICAWE、FAO人兽共患病学参考实验室、世界动物保护协会、世界农场动物福利协会等。组织会员参加国际会议在世界舞台上展示中国的科研成就,如2024年9月泰国清迈的世界动物卫生大会,前后邀请几十人次来自德国、英国、荷兰、美国、泰国、印度、奥地利等国家的专家来华参观交流,参加学术研讨会及相关的培训等。

参加OIE动物福利法规的编制、翻译、修改及研讨,学习引进国际福利学知识与健康饲养技术标准等,显著提升了中国在该领域的参与、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

学术成果丰硕: 鼓励会员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出版专著,如主编了全国高等农林院校规划教材《动物保护及福利》、《动物福利概论》、《农场动物良好操作指南》等。分会平台促进了跨学科、跨领域的合作研究,产出了一批对产业发展具有指导意义的重要成果。

会员参加WOAH(OIE)《陆生动物法典》和《水生动物法典》的研讨、制定、修改和翻译等工作。

(三) 引领规范,标准体系初步构建:

团体标准先行先试:积极组织力量,研究并牵头或参与制定了多项动物福利相关的团体标准/技术规范。同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合作,制定了《 肉鸡动物福利认证技术规范》等4项标准。制定或参与制定相应的团体标准5项。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为行业提供了标准化饲养管理的技术方法,可操作、可评价的依据。

推动标准宣贯与应用:通过会议、培训、讲座、示范点建设等形式,大力推动已发布标准的宣传、解读和在养殖企业中的应用落地,引导企业对标提升。根据标准对有关企业进行了评估如山东高速集团商河奶牛场评为5星级。

政策建言献策:密切关注国家相关政策动向,组织专家深入研究,向相关政府部门提交了多份关于推进动物福利立法、完善养殖业法规标准体系的政策建议报告,部分建议已被决策部门采纳或参考。

(四) 科技赋能,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健康养殖技术集成推广: 聚焦“福利改善即生产力提升”的核心,组织专家梳理、评估、推广了一批成熟的动物福利友好型健康养殖技术如发酵床技术、喷雾消毒技术、粪污资源化利用等。改善舍饲环境、精准健康管理、减少抗生素使用替代方案、应激防控技术等。

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积极搭建高校、科研单位、技术服务机构与养殖企业之间的桥梁,组织技术对接、现场观摩等活动,促进科技成果有效转化,解决企业实际生产中的福利与健康难题。

示范引领效应显现: 支持并指导一批有前瞻性的养殖企业建设动物福利与健康养殖示范基地,树立行业标杆,通过实际效益(如改善动物健康、降低死淘率、提升产品品质与品牌价值)证明福利养殖的可行性与优越性。

(五) 传播理念,提升社会认知共识:

科普宣传形式多样: 利用分会网站、微信公众号、行业媒体、公开讲座、科普读物等多种渠道,持续向行业从业者、消费者及社会公众传播动物福利科学理念、解读健康养殖知识、澄清认识误区。人们从开始的不理解、不接受到认可和参与的转变。

回应社会关切: 在涉及养殖动物福利的热点事件中,及时组织专家进行科学解读和专业发声,引导理性讨论,营造有利于产业健康发展的社会舆论环境。

培育行业人才: 组织开展针对养殖场管理者、技术人员、兽医的专项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的动物福利素养和实践操作能力,为行业发展储备人才。

二、十年积淀:宝贵经验与深刻启示

坚持科学引领是根本:始终以科学研究为基础,会员承担了多项基础研究和应用研发项目。以实证数据为支撑,确保会员倡导的理念和技术具有坚实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经得起实践检验。

聚焦产业需求是核心: 紧密围绕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求,着力解决制约动物福利提升和健康养殖发展的关键瓶颈问题,使工作成果真正服务于产业提质增效。

开放协同创新是关键: 打破学科、领域、机构界限,促进科研、教学、企业、政府、国际组织等多方力量的协同合作,汇聚众智,才能有效应对复杂挑战。

理念传播与实践落地并重是路径: 既要持续不懈地进行理念倡导和知识普及,改变观念;更要脚踏实地推动技术应用、标准实施和模式创新,让理念在生产一线开花结果。

立足国情、接轨国际是原则: 在吸收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但不照抄照搬;认识到我国集约化规模化动物生产比欧美晚,他们较早地制定了相关法规、标准可以理解,清醒地看到差距,并不妄自菲薄。充分考虑我国畜牧业发展阶段、经济条件、资源禀赋、文化传统和消费习惯,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动物福利与健康养殖发展之路。

三、 展望未来:砥砺前行再谱新篇

站在十周年的新起点上,分会肩负着更加光荣而艰巨的使命。

深化基础研究与技术创新: 进一步加强对动物福利基础生理、行为、心理机制的研究,结合人工智能AI开发,加速动物养殖的智能化、精准化的管理;福利评估与健康管理技术和设备的研发,为产业升级提供持续科技动力。

完善标准认证体系: 继续推动动物福利标准体系的健全、更新与细化,探索建立符合国情的、市场认可的第三方认证机制,引导优质优价市场形成。以对牧场饲养过程认证为杠杆,促进饲养管理水平提高。

扩大示范应用与推广: 加大福利与健康养殖集成模式的示范推广力度,覆盖更多畜种和养殖模式,助力中小养殖场户转型升级。

提升国际影响力与话语权: 更深入参与WOAH的动物福利标准和国际规则的制定与对话,增强中国的话语强度和影响力。讲好中国故事,分享中国经验,提升我国在全球动物福利治理中的地位。使我国在动物福利治理过程中由跟随到领导。

强化人才培养与科普教育: 构建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将动物福利纳入相关专业教育比如动物学、法学、社会学;创新科普形式,提升全社会对可持续食物系统和负责任消费的认知。

推动政策法规环境优化: 持续开展前瞻性政策研究,为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提供更具操作性的科学依据和建议。

结语:十年风雨兼程,十年春华秋实。分会的十年,是理念生根发芽、组织茁壮成长、影响日益深远的十年。这离不开每一位会员的智慧奉献与辛勤付出,离不开上级学会和社会各界的信任支持。展望未来,机遇与挑战并存。分会将继续坚守初心,勇担使命,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创新的精神,携手全体同仁和社会力量,为推动我国动物福利与健康养殖事业迈向更高水平,增强畜牧业新质生产力,提高饲养效益,保障食品安全、促进畜牧业绿色、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相关标签:

| 网站首页 | 关于学会 | 组织机构 | 会议信息 | 政策法规 | 新闻动态 | 学会工作 | 联系我们 |

联系人:刘建柱教授   手 机:0538-8241544  地 址: 山东省泰安市岱宗大街61号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Copyright©2025 Caaw.org.cn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福利与健康养殖分会 All Rights Reserved技术支持:泰安网络公司  泰安网站建设  大市场网